粽子是比較受歡迎的一種食物,它的吃法比較多,大多數人都是直接煮著吃的。粽子一次做多了吃不完,可以將粽子煮成粥吃,或者做成其他美食,但是一般不能做成蛋糕的,做蛋糕一般都會用面粉,而粽子的主要食材是糯米。下面,就快和360常識網一起了解相關知識吧!

1
吃不完的粽子可以煮成粥嗎?
可以。
剩余粽子的最佳辦法就是煮粥,尤其是這種咸粽。多加些果蔬配料,不僅內容豐富,還可以削減碳水化合物的比例,讓米粥不再是那么單純的米粥。
蜜棗粽、紅豆沙粽等甜粽子都可這樣煮粥喝。
砂鍋中燒沸水,放入綠豆或者紅豆,煮15分鐘,加入剩的紅棗粽子或蜜棗粽子,用大勺把粽子碾碎,一起煮10分鐘,再加入1顆剝散洗凈的鮮百合,繼續煮5至10分鐘,一鍋清香四溢、口感黏軟的百合綠(紅)豆粥就新鮮出爐了。

2
真空粽子拆開了冷藏可以放多久
熟粽子在冰箱冷藏室能放2~3天。
粽子建議先裝進保鮮袋再裝進冰箱,可以防止粽子和其他食物串味。粽子短時間不吃的話可放在冰箱的冷凍室中保存,可以保存半個月。
煮熟之后的粽子最好放到冰箱的冷凍層,即使是放到冷凍層,煮熟之后的粽子通常也只能保存2個星期。如果超過了這個時間,就趕快扔掉吧,別舍不得。

3
吃粽子的注意事項
1、粽子要趁熱吃
都說粽子、湯圓這類糯米食品難以消化吸收。其實,趁熱吃是不難消化的。
熱的糯米的支鏈淀粉會糊化,容易被人體消化酶分解。
冷卻后,糯米中的支鏈淀粉和直鏈淀粉一樣可能會回生,從而不容易被消化酶所消化。而且,糯米冷了之后,會變硬、變黏和更加有嚼性,影響消化。
2、吃粽子要適量
糯米食品都有“飽腹感遲滯”的現象,吃的時候不覺得飽,然后很容易就吃多。而且,粽子中含有過多的脂肪、鹽、糖類物質,熱量很高,若是吃得過多,很容易能量過剩。
粽子不宜作為一餐當中的唯一主食,一定要注意搭配。搭配新鮮蔬菜、主食部分可以搭配薏米、山藥、芋頭等,增加纖維質的含量。
3、這些人吃粽子要注意
老人、孩子及消化功能差的人群不可貪吃粽子,心血管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胃腸道疾病患者等則要慎食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