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魚就是其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海洋生物,已知的章魚種類達到了250多種,在眾多的章魚種類之中,藍環章魚,被稱之為“海底最毒章魚”,雖然它的體型與世界上最大的章魚,太平洋巨型章魚相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它的身上卻有著劇毒,能夠讓人在幾分鐘內斃命。下面,就快和360常識網一起了解史上毒性最強章魚吧!
史上毒性最強章魚

藍環章魚(學名:Hapalochlaenmaculosa),隸屬于章魚科,俗稱藍圈章魚,豹紋章魚廣泛分布在日本與澳大利亞之間的太平海域中,是一種很小的章魚品種,臂跨不超過15厘米。可以飼喂小魚、蟹、蝦及甲殼類動物,會用很強的毒素(河豚毒素)麻痹獵物。在海洋中,藍環章魚屬于劇毒生物之一,被這種小章魚咬上一口能致人死亡。但這種章魚不會主動攻擊人類,除非它們受到很大的威脅。

藍環章魚藍環章魚,因為觸角上有藍色的環狀物而得名,它的體型在章魚種類中算小的,最大的身長才20cm,外表也十分的好看,不過它卻是深藏劇毒,據說一只藍環章魚身上的毒液,可以在幾分鐘內殺死26名成年人,在世界十大毒王中,排名第三,僅次于漏斗網蜘蛛和艾基特林海蛇。最可怕的一點是,到目前為止,人們還沒有找到能夠有效對抗該毒素的解藥,也就是說被它咬上一口,你就必死無疑,不過藍環章魚性情溫和,一般情況下不會主動的攻擊人類,而且它一般的生活在水下20-74米,一般情況下人不會輕易碰到它。藍環章魚的擁有非常鋒利的牙齒,可以輕易的咬穿潛水員的潛水衣,所以一般的潛水員下水時會非常的小心,以防被它咬傷,研究證明,藍環章魚毒素屬于神經毒素,被咬傷后,會出現嘔吐,呼吸障礙等情況,最后全身麻痹而死。

藍環章魚的神經細胞已經分化——它們就像電話線一樣,組成了網絡,將信息迅速傳遞到身體的任何部位電脈沖沿著神經細胞傳遞,直到它們到達了與另外一個細胞的接點。然后產生一種特定的化學物質,跳過兩個細胞間的空隙,在另一邊的細胞接受了這種化學物質,并產生了攜帶住處的新電脈沖。發生在這些接點的過程對于大腦反信息傳遞給肌肉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