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女性朋友在懷孕之后體質會有所改變,再加上自身的抵抗力比較弱,所以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刺激,從而引發各種不適癥狀。有些孕婦在懷孕期間可能會出現腹瀉的現象,出現這種情況后,大家一定要及時的找出原因,這樣才能更好的對癥調理。下面快跟著360常識網的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本文目錄
1、孕期腹瀉是怎么引起的?
2、怎樣才算是孕期腹瀉呢?
3、孕期腹瀉怎么辦

孕期腹瀉是怎么引起的?
1、感染性因素
感染性因素指的是由于病毒或者細菌而引起的拉肚子的情況。這類病菌包括有大腸桿菌、沙門菌、輪狀病毒等。
2、飲食因素
在孕期有些孕婦的飲食習慣會發生很大的改變,而一旦沒有多加注意的話,就極易出現飲食不規律的情況。而一旦飲食不規律,就容易使得腸胃難以適應而出現不適的癥狀,比如拉肚子。
此外,有些孕婦對于海鮮等食物會出現過敏反應,也是需要注意避免食用的。
3、慢性病因素
對于本身存在有腸道炎、結腸炎、腫瘤等的孕婦而言,在孕期比其他人更容易出現腹瀉的情況。
4、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比如腹部受涼,孕婦的腸胃蠕動就會加快,繼而腸胃就會感覺不適而出現拉肚子的情況。所以在孕期孕婦一定要更加注意溫差的變化,不能讓自己輕易著涼。

怎樣才算是孕期腹瀉呢?
一般來說,孕婦出現腹瀉需要同時滿足以下三個癥狀才能算作是孕婦腹瀉。
1、排便次數變多
如果孕婦去洗手間的次數明顯多余平時,并且都是大便次數變多的話,而且這種情況持續天數多于兩天的話,就需要提高警惕。
2、糞便形狀的改變
當孕婦拉肚子的時候,孕婦需要仔細觀察大便的性狀,比如顏色、形態、氣味。一旦糞便變得很稀薄,帶有膿血、粘液亦或是食物殘渣的話,大部分都能確定孕婦存在腹瀉的可能。
3、腹痛、肛門不適
當孕婦出現頻繁大便的情況的時候,如果孕婦還伴隨有腹痛,亦或是肛門出現灼痛感的話,孕婦就需要提高警惕。
因為這種情況下,極易出現排便急迫,甚至容易出現“失禁”的情況。其實當孕婦出現腹瀉的情況的時候,一定要記得多喝水,這樣才能補充足夠的水分,以免出現脫水的情況。
此外,孕期腹瀉非小事,它極有可能會導致寶寶的營養吸收受到影響,這主要是因為拉肚子會使得營養物質還未吸收就被排出體外。其次,孕婦拉肚子次數越多,就越容易出現子宮收縮而導致寶寶流產亦或是早產的情況。所以一旦孕婦出現腹瀉的情況的話,首先要做的就是做好觀察記錄,然后前往醫院就醫。

孕期腹瀉怎么辦
孕婦孕期出現拉肚子的原因根據孕婦的體質、飲食習慣、生活習慣等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其治療方法也就有所不同。但是有一點是一樣的,那就是一旦孕婦出現嚴重腹瀉的情況,一定不能忍著,而應該立即就醫解決。
針對孕期腹瀉大概可以分為兩種解決方法,一種是針對非感染性因素導致的腹瀉,一種是針對感染性因素導致的腹瀉。
一、非感染性因素導致的腹瀉
1、及時補水和電解質
對于非感染性因素導致的腹瀉大都可以通過飲食及生活調理來達到改善的目的。
這時候最需要做的就是及時補充由于因拉肚子而流失的水分和電解質。此時,孕婦飲食上以流質食物為宜。
2、癥狀嚴重須就醫
如果出現腹瀉情況十分嚴重的情況的話,孕婦需禁食,并及時前往醫院就醫。
這樣才能讓醫生針對病情用藥,同時也能更好地觀察寶寶的情況及變化,以免出現嚴重后果。
二、感染性因素導致的腹瀉
1、謹慎用藥
對于感染性因素導致的腹瀉,如果非得用藥的話,孕婦一定要咨詢專業醫生的建議。畢竟很多抗生素等藥物都會導致寶寶出現畸形的副作用。
2、以溫和型藥物為主
腹瀉的出現大都是由于腸胃出現非正常的加快,所以想要解決腹瀉的問題,是可以通過使用一些較為溫和的藥物來達到緩解腹瀉的目的。
因為有些非溫和類的藥物可能會使得腸道中的細菌不斷地重生和相互感染,所以溫和類的藥物是較為適宜孕婦的。但是這個藥物使用的前提還是要以醫生的建議為主。
3、癥狀嚴重須就醫
同非感染性因素導致的腹瀉一樣,一旦孕婦腹瀉嚴重,就需要前往醫院利用藥物來調整腸道菌群。
只有腸道的微生態均衡,孕婦的腸道才能恢復正常工作,孕婦的腹瀉癥狀自然就會慢慢消失了。
其實在孕期,孕婦如果出現腹瀉的情況,甲硝唑、病毒唑等的抗生素都是不可以使用的。所以孕婦在前往就醫的時候,一定要像醫生說明懷孕的情況,以免醫生在不知情地情況下開出以上藥物。
此外,除了止瀉之外,孕婦在飲食上也是需要多加注意的。在腹瀉期間,孕婦盡量要以流質食物為主,比如粥,但不可食用肉類;比如面食,容易消化吸收,也能補充足夠的營養。當然,水果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要注意寒涼類的食物少吃,比如梨、西瓜等。